产品名称:维生素C (L-抗坏血酸、抗坏血酸)
英文名称:vitamin C
其他名称: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CAS 号 :50-81-7
分子式 :C6H8O6
相对分子质量:176.12
物质性质: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为己糖衍生物。
用 途 :食品添加剂、营养增补剂、保健品原料;抗氧化剂;护色剂;面粉处理剂。可用于果泥,饮液及其乳饮料,水果罐头,夹心硬糖,婴幼儿食品,高铁谷类及其制品,乳粉,胶基糖果,豆奶粉、豆粉,果冻,硬糖,碳酸饮料、果汁(味)型饮料,乳酸,孕产妇配方奶粉,学龄前儿童配方粉。啤酒,发酵面制品,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豆奶饮料、糖果。
(营养强化剂)单位mg/kg:风味发酵乳120-240;调制乳粉(儿童用乳粉和孕产妇用乳粉除外)300-1000;调制乳粉(儿童用乳粉)140-800;调制乳粉(孕产妇用乳粉)1000-1600;水果罐头200-400;果泥50-100;豆浆、豆浆粉400-700;胶基糖果630-13000;除胶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1000-6000;即食谷物,包括辗轧燕麦(片)300-750;果蔬汁(肉)饮料(包括发酵型产品等)250-500;含乳饮料120-240;水基调味饮料250-500;固体饮料类1000-2250;果冻120-240.
维生素C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很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尤其是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更快被氧化,遇光、热、铁和铜等金属离子均会加速氧化,能形成稳定的金属盐;维生素C为相
抗褐变:水果和蔬菜在运输、包装或加工过程中受损后极易发生变色,这种现象被称为酶促褐变。酶促褐变反应的基本步骤是将酚类化合物在酚酶催化下氧化成邻醌类化合物,随后醌类物质经过一系列氧化缩合聚合形成褐色产物,从而导致褐变发生。维生素C是常见的抗褐变剂,它可以通过2种不同的机制防止褐变:在没有多酚氧化(Polyphenol oxidase,PPO)底物的情况下,它使PPO不可逆地失活,可能是通过与其活性位点的结合;在存在PPO底物的情况下,维生素C会还原PPO氧化的反应产物,即与氧化形成的醌发生偶合氧化,醌被还原,导致苯酚的再生,从而抑制褐变。
抑制脂肪氧化:维生素C既能抑制脂类氧化,又能提高乳液的抗氧化性。油脂氧化是油脂类食品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对食品的保质期和营养成分都有负面影响。由于维生素C良好的还原性可以清除食物中的氧气,保护油脂不被氧化。
降低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与肉制品中胺类反应生成亚硝胺,食用后存在潜在的致癌作用。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能将亚硝酸盐还原为NO